在线下药品零售行业,曾有一句话叫做“南有大参林,北有老百姓”。
主打“平价药房”的老百姓大药房自2001年在湖南湘潭开出第一家药店,经过21年的时间,成为与一心堂、益丰药房、大参林并列的国内四大连锁零售药店龙头。
然而,随着京东健康、阿里健康等一众互联网巨头的入场,再到平安好医生、叮当快药、春雨医生等新兴选手的来势汹汹,线下药店已是四面楚歌。更不要说,在“网上买药”、买保健品已经成为这届年轻人的一种新的消费潮流。
正如老百姓大药房创始人谢子龙所说:“2015年以前,行业内没有哪家药店不挣钱。”如今却发出了“药店的好日子到头了”的感慨。
曾经靠“平价”开启一个时代的老百姓大药房也在试图“突围”,近年来其门店数量已迅猛扩张至8163家。2022年1月底,老百姓大药房又完成17.4亿元的定增融资,这笔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在未来三年还要再开1680家门店。
在医药电商的夹击之下,老百姓大药房能否改变被边缘化的命运?
没有绝对的护城河
谁也想不到,“中国平价药房”的序幕是由一个交警拉开的。
1995年,29岁的谢子龙离开了湘潭市交警大队,和长沙的两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医药公司,干了几年,因为觉得没什么前途,就退出来了。
但是这段医药经历却为其积攒了宝贵的经验,比如不仅认识了很多医药厂商,并且他也摸透了药品的价格从出厂到终端是怎么形成的,中间的利润是怎么分配的,这也为其后来打出“平价策略”奠定了基础。
在谢子龙看来,商品零售行业中,沃尔玛和便利店可以并存,而沃尔玛的价格更便宜,为什么不可以做医药零售行业中的“沃尔玛”呢?
让谢子龙真正直接受到冲击的是,2001年6月,益丰大药房在常德打出了“比国家核定零售价低45%”的旗号。短短4个月后,在湖南土生土长的谢子龙便在长沙市湘雅路开办了一家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药店,同样也以“平均降价45%”作为口号,之后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降价潮。
在过去,药厂的药品主要流向两个销售渠道:一个是药厂直控的渠道,有层级明显的全国代理商系统;另一个是“流通产品”渠道,由“药品流通公司”采购各个药厂的产品,销往各地。
“中间商赚差价”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共识,药品也不例外。老百姓大药房最初的提货渠道是国内几大医药物流企业,凭借“大卖场、大流量”的模式,老百姓开始有能力直接从厂家购进一些需求量大的药品。
对此,谢子龙曾说:“这是利益博弈的过程,药店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。”有了平价药的基础,向区域外拓展便不是难题。因此,除了直接从厂家进货,2005年,老百姓大药房百年成立了丰沃达物流,拥有了自己的仓库和配送车。
老百姓大药房的成功归功于减少药品流通环节,直接从厂家进货,降低采购成本。通过低价策略,老百姓大药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,就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全国,奠定行业龙头的基础。
最直观的表现即老百姓大药房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400多万元增长至2004年度的18.2亿元,凭借低价策略和可复制的连锁模式,老百姓大药房从创办到2009年,短短8年时间就在全国开出了近300家直营门店。
目前,老百姓大药房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零售业务和医药批发业务,其中医药批发包括加盟、联盟及分销业务。其中,以零售业务为主,占总收入比例超过85%;加盟、联盟和分销业务是对加盟商及中小连锁的配送。
凭借这门“躺赚”的好生意,老百姓大药房的营收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长,从2013年的3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9亿元,同期净利润则从1.97亿元增长至7.64亿元。
按照老百姓大药房2022年3月4日187.7亿元的市值计算,作为实控人的谢子龙与陈秀兰夫妇凭借32.9%的股份,坐拥62亿元的财富。
但就像所有被颠覆的行业一样,最彻底的竞争其实是跨界竞争。中移动最大的敌人不是电信或联通,却是微信;如瑞星杀毒收费,360进来全免费,让整个杀毒市场天翻地覆。
而药店才称霸零售药品终端不过十几年,在来势汹汹的医药电商的冲击下,他们如今也不得不作出改变。
药店赚钱的秘密
可以说,老百姓大药房为中国连锁药店零售开了一个好头。
上世纪90年代,像现在这般“三步一药店”的场景尚难寻踪迹,普通老百姓开药买药只能上医院,药企卖药也只能找医院。有数据显示,当时医院的药品销售有一万亿的规模,占据整个药品零售市场的80%。
在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炸鸡店在北京开业拉开了中国连锁零售的序幕后,连锁经营便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吹向各行各业,这里也包括药店。
正是老百姓开创的平价业态让跨区连锁经营成为现实,而曾经的连锁药店因管理成本、物流配送等问题,多在各自区域内发展。比如以云南大本营为主的一心堂、广东地区的大参林、同为湖南龙头的益丰大药房等。
但是如今在医药电商的"包围"之下,药店这门卖药的生意不再那么好做了。尤其在2000年拉开的医药改革后,药店的地位开始逐步提升,与医院销售药品相比,如今药店的商业色彩更加浓厚。
因为药品既属于医药行业,更是零售终端产品。一位曾有着连锁药店工作经历的员工琪琪表示:“药店真的一年365天,360天都在搞活动。”
由于药店卖的大部分药品属于OTC药品(非处方药)、保健品、特定的医疗器械等,其中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、购买和使用;非处方药则可自行判断、购买和使用。
而药店店员为了拿到更高的提成,常常推荐价格更贵的药品而不是最适合顾客的药品。比如一般店员在卖感冒药的同时搭配维C来卖,这样客单价差不多都要上百元。在琪琪看来,很多药的效果都差不多,但是价格真的差很多,而一般店员给消费者推销也是“见人下菜碟”。
“比如999感冒灵,这个药我们就是没有提成的,所以都摆在最角落。”
另外,药店柜台上面药品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,具体的药品会根据店员能够拿到提成的多少来摆放。像琪琪所在的连锁药店,占比最大的是自家产的营养保健产品,利润也是最高的,因此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。
能创造更多盈利的保健品瞄准的都是药店的高价值客户群体,即长期用药的老年人。为了深度绑定老年人,药品的价格优势最能触达他们。琪琪表示:“他们每周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去周边药店访价,看他们的价格和自己的,我们必须比他们便宜一毛。”
而长期食用慢性病药物的老年人都会选择一些保健产品,在琪琪所在地区的连锁药店,老年人一般会选择补钙、补气这类的产品,比如金水宝、三七粉等。这部分保健品为店员带来的提成也是比较高的,“像金水宝680元是18盒,作为推销的店员就能拿40元的提成。”
在老百姓大药房产品营收结构中,占大头的中西成药比例在连续下降,至2020年已经下降至75%,而包含保健品营养品中的非药品业务却从2018年的11.83%增长至2020年的17.58%。
实际上,如今药店用尽各种花式营销的方式推荐各种除药品之外的产品,与医改政策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,就像琪琪说的,“现在处方药的价格利润空间并不高”。
事实也如此,在医药电商的冲击之下,有行业投资人士告诉市界:“医药电商省去很多中间环节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能节省很多成本,降低很多费用,从现实情况看,电商的药品价格是药店售价的20%,这样的价格优势,将对传统门店造成致命杀伤。”
打败你的不是同行
药品终归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,与政策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。而每一次监管政策的波动,总会带动药品零售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。
比如,曾经处方药和医保报销作为药店的“护城河”如今在政策逐步放开的情况下,传统连锁药店的渠道优势在慢慢变弱。
2014年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稿,明确提出“凭处方销售处方药”。20天后,一心堂、老百姓大药房、益丰药房等60多家医药流通企业集体上书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商务部,强烈反对全面放开网上开售处方药。
但面对医药电商不可阻挡的趋势,2019年新《药品管理法》通过“负面清单”的形式赋予了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的合法主体身份。此外,医保支付接入互联网这一政策限制也有松绑的迹象,比如京东健康就在江苏宿迁试行网上进行医保支付的试运行。
为了抵抗医药电商的冲击,老百姓大药房一边布局电商渠道,一边快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,通过巩固自身的地位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。
老百姓大药房通过“自建+并购+加盟+联盟”四种方式迅速扩张,从2018年2021年前三季度,老百姓大药房累计进行了高达48次收并购业务,门店数量由2014年的999家增至2021年9月末的8163家。目前已覆盖22个省,140个城市。
但极速扩张之下的“副作用”也开始逐渐显现。除了将公司的商誉规模从2018年的19.8亿元推高至2021年三季度末的47亿元外,其负债也在2021年三季度末达到了历史高点100亿元。
此外,在这次17亿元的定增方案落地之前,老百姓大药房的资金链已经极为紧张,其中短期借款从2017年的1.7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.6亿元,而2020年其货币资金余额也不过13.7亿元。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,还有超过44亿元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。
作为处于药品终端零售行业的老百姓大药房,除了要面对行业政策的变化,以及自身的成长焦虑,还要面对看不见的“对手”。
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,2020年药品零售线下销售额为4316亿元,比2019年增加244亿元,增长率为6%;药品零售线上销售额为1593亿元,比上年增加591亿元,增长率为59%,线上增量的绝对值是线下的2.4倍。
如今不论是饿了么、美团为代表的的医药O2O平台,还是像阿里健康、京东健康和拼多多为首的B2C龙头,此外还有传统各行各业的“庞然大物”的进军,比如中石油、屈臣氏、中国邮政等。
各界巨头一并带入药店行业,除资本,还有各自在本行业的优势,如技术、网点、物流体系、供应链等等。有多少人会想到,干掉柯达的不是富士,而是手机。如果说这些是看得见或已经感受到的现实,那么在这个跨界“打劫”、不按套路出牌的时代,可能永远也想象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。
一方面是传统渠道受到冲击,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。截至2021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10.32亿,在商业环境发生改变后,如今的“送药上门”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。
据《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研究2021》显示,“网上买药更便宜”“附近药店/医院没有我想要买的药”和“着急用药,能快速送达”是用户选择线上购药的三个主要原因,持有这三种目的的用户占到全部被调查人群的八成。
有人曾说:“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成熟,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数字化的冲击,区别仅是程度和时间而已。”
对于老百姓大药房这样的传统连锁药店巨头而言,拥有8163家门店若只是用来卖药和保健品的话,那么在未来医药零售终端的竞争中,是无法与各行各业的新玩家一较高下的。
就拿日本的药妆连锁店来说,其目前约有70%的门店是由传统药店发展而来,这些药妆店将药品和化妆品、日用品一起贩卖,其中健康和美容保养业务在药妆店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70%。
但是当前国内的传统连锁药店,除了药之外没有更过硬的产品,而最初面对互联网数字化的浪潮袭来之时,谢子龙甚至还尝试做过抵抗,比如他曾非常反对药品零售企业和“饿了么”“京东”等电商平台发生深度合作。
在他看来:“如果有深度合作,药店的流量就会被收割。未来只要它们把量做起来了,建好药品配置仓,零售药店就没有存在价值了。”
但当前,“数字化”已经被写在了老百姓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中,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,老百姓的门店总数为8163家,而提供O2O外卖服务的门店达6356家,占比77.8%。不过从线上渠道贡献的营收来看,仅为5亿元,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不到5%。
面对未来,老百姓大药房告诉市界:“医药电商与传统零售药店更多的是差异化竞争,线下药店销售的及时性、专业药事服务仍然是医药电商无法替代的;另一方面,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共融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,这正是老百姓的优势所在。”
喜爱摄影的谢子龙将老百姓大药房当成是自己人生中第一件作品,在他用摄影记录时代变迁的同时,连锁药店的零售时代也见证了老百姓大药房的成长。面对如今医药电商的浪潮,摆在56岁的谢子龙面前的挑战是:面对这届爱网购的年轻人,如何像21年前一样,重新夺得药店零售时代的C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