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个人对2018年的内容创业市场是比较悲观的。
虽然说我们秋叶PPT团队在OFFICE赛道发展得比较不错,我们团队已经发展了四年,今年营业额大概也增加了50%,但是我们很清楚,繁荣期尚未启动,风已经快过去了,而水已经渐渐起了寒意。
2017年4月份开始,我们就开始感觉到微信流量增长乏力,到了9月份更是困难重重,虽然文章质量保持了一贯水准,甚至更好,但阅读量不增反减,只能在起吸引人的标题上想办法,才慢慢好一些。我们也试过投放广点通,新增一个粉成本也过高,很难靠卖课赚回来。
流量下降不是我们一家的问题,我问过很多同行,大家都感觉到在表面的繁荣之上,危机隐隐靠近。
我认为在内容消费领域还有很多变现方向,但实际上难度越来越大。
第一个原因是内容变现平台越来越多,没有形成几个大的平台,流量很分散,这导致新的内容产品爆款难度越来越大,要么依赖平台助推,要么你个人IP影响力还比较大,但问题是宇宙第一网红+喜马拉雅FM频道合力助推,咪蒙的月薪5万课程一周也就是500万销售业绩,我们和咪蒙之间,又隔了多少个大咖?
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流量成本在提高,只有单一内容产品,只能是圈粉,只有通过系列化内容才能变现,这也提高了垂直内容产出的难度,普通内容创作者不考虑抱团运营的话,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无利可图。
第三个原因就是很多学习者最近两年被各种文案营销,导致囤课太多,现在有点消费疲劳。
是我们一起透支了整个市场,忘记了爱学习的人始终是很少的。
要知道,爱学习的人很少,所以创造出大家爱学的课程很难,甚至比拍电影还难。
大部分人低估了知识产品产生的难度。仿佛写一篇好文章,念成音频,就可以拿去定义一个高价格,获得知识红利。如果这样也可以,找个文笔好的,加上一个声音好的,就可以横扫了,然而并不是这样。
目前的市场繁荣最大隐患就是大家更多考虑变现,而没有思考在在线学习领域,怎样的产品才是真正好的产品。
合格的内容产品,在一个全新的领域(在线学习我们都才刚刚开始拥抱),在一个领域起步阶段,我们都是需要大量试错的。
我觉得我们整体都还在试错阶段,我们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的在线知识产品会有持续的生命力,我们也在摸索和探索,这里面试错的成本很高。
否则怎么解释很多内容产品本质上只是一个流量产品,一旦离开流量推送,销售周期连半年都维持不住?
我们说磨课的含义,不是你把音频重新录几遍,视频没有拍好再拍一次,这不是磨课,磨课要问自己,为什么这样教不好,而那样教好。
里面的迭代进化过程非常纠结,常常是教学框架搭好了,找不到好案例。或者明明有一个好案例,却找不到好的教学结构把它用合适的方式教给学生,只有真正体验过课程开发的人,才会体会到我这句话背后的纠结,也有搞定后的快乐。
我们开发一门课程周期往往是半年,真正想通了,一天都可以做一节图文课,但是在想通之前,从大纲梳理,脚本写作,原型创作,案例调整,文案修改,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次推倒从来,即便这样,最终发布后我们还要交给学员正式付费内测,无非给一个优惠福利价格,我们 希望用付费的方式刺激一下学员,让他们真正用学习消费者角度提出有价值的意见。
我们常常一开始就纠结,为什么这门课有人愿意学?他们到底要学什么?我们能让他通过学习创造价值吗?——虽然功利,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功利的事情,否则大家放飞天性,都去玩好了。
我们一再提示大家,技能类学习不仅仅是看和听,一直也要围绕激发动手建立行动训练体系,所以做在线教育的本质就是打造一个教学体系,并不是开发一门课。
搞出一门课并不难,搞出一门50%的人能看完的课程真的很难。
我问过很多内容创业者,你觉得55分配比例合适吗?很多人斩钉截铁回答,合适啊,因为内容为王。
说到内容为王,那就要问问那些自信的人啊,你是哪里来的自信,把自己转述的二手知识加上一点点直觉经验,就狂妄到认为你的内容足够好到为王?
如果真是知识,好的内容得到业内公认的方式,截止目前依然是【1】发表高水平论文;【2】承担重大课题;【3】出版高水平图书。
我还没有听说过谁认为写出一篇10万+的小编就是专业人士,我相信写出一本心理学专著的作者,哪怕他的书不畅销,我们更容易认为他是专业人士。
既然不过是二手知识+个人经验的科普,这样的内容创作其实门槛不高,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也可以,甚至觉得听了老师的课,我也可以做得更好。
这样的内容产品门槛都没有,怎么好意思说“内容为王”,你又不是类似内容的唯一供应商,竞争者多了去,请不要盲目自信。
我们的《和秋叶一起学PPT》系列OFFICE课程,不敢说内容为王,但我们敢说目前市场上把课程开发到我们这么全面,系统,定期升级,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,应该是只有我们一家,即便这样,我们也没觉得我们内容不可以改进,反而怎么看都觉得可以继续完善提升的点非常多,我们的觉悟是——我们的内容每年都需要改进。
我们的《黄金人脉:让你发掘身边的隐形财富》课程,也不敢说是市面上讲人脉最好的课程,但是我们有自信和市面上所有谈这个话题的课程、图书做对比,我们知道自己的特色在哪里,会有很多人喜欢这门课,口碑相传。所以这个课程破3000人后,我们基本就不管了,但课程每天都有自然销量,这就是内容为王。
离开了流量推荐就完全卖不掉的课程,恐怕不能算内容为王。
至于内容创业的回报,大部分人可能也大大高估了。
我有个朋友,请经纪人运营自己的课程,收入和平台对分,然后自己和经纪人对分,这个规则没毛病,是目前的惯例。
我问他,99元的课程,假如卖到1万人,这个业绩很牛了,你估计你能赚多少?
他说大概是24.75万?——我说能有15万就不错了。
那我就替他算算账。
1万人,99元,就是99万销售收入,算100万吧。
做到这个业绩,一般是要用分销的,普通作者靠自己的能量和平台的流量能卖到3000人就很厉害了。剩下7000人用分销的话,分销需要30%分成,差不多20万分销分成。
这就只剩下80万收入对分,对吧?
嗯,是这样的。——然而你没有听说过苹果对虚拟产品销售收入要分成32%吗?
我听说过。——那你估计爱学习的人中有多少用苹果手机呢?
50%?——差不多,那就扣除50万的32%,算15万吧。
那就是80-15=65万。——是的,这才是你、你经纪人和平台的毛收入,不过如果通过微信平台支付的话,微信可能要扣除2%,另外为了促销,平台有时候会让你半价销售,比如喜马拉雅学习节就是全场半价,你卖到一万人,根本没有100万收入。
就算你拿到32.5万分成,别忘了,平台往往要求你先开票,再转账到你的公司,这样的话,32.5万最少6%的税,也就是2万。
入账到你们公司的款在不计算微信支付扣款,平台促销优惠减免等因素下,最多也就是30万。
然后你和经纪人对分,一人15万收入。
请问我的计算有什么问题?
没问题——那请问公司发钱给你,是个人收入,个人收入所得税的问题怎么解决?
如果依法纳税,你拿到手的收入其实不足10万呢,也就是不到10%。
还有啊,很多平台是半年结算一次,所以你这10万还得慢慢等喔。
我是个算钱就清醒的人。和我合作的很多小伙伴一开始以为我们对大家小气,但他们自己认真算算我们的投入(送流量,送优惠券,送书,送礼物,送服务),再算算我们给大家的实际分成,就会知道,秋叶大叔这个人,厚道,宁可自己少赚钱,也不亏待自己人。
只是好多内容创业者,心都大过天。这个行业流量红利已经过去了,消费冲动也刺激得差不多了,整个行业回报开始向普通的工作看齐了。
这就是真相,不服你来挑我计算的毛病啊。
那我自己和平台谈!——好啊,不过平台现在要求他们出流量的话,28分或者37分。你为了走账还得开一家公司,或者找人开票费人情,一样赚不到。
我没毛病,你心太大。